第212章 练兵新法(1 / 2)

明皇纪 不语当年 3308 字 2019-11-15

朱厚照正欲与夏霖做些什么少儿不宜的事情来,却听外面小黄门喊道:“皇,杨大学士从南直隶回来了,想要面见陛下。 ”

朱厚照闻言,叹了一口气道:“今日先饶过你了。”

夏霖心自然也有些失落,不过她也不是不知好歹之人。

小黄门口的杨大学士,是杨廷和,杨廷和现在的身份是东阁大学士,内阁辅臣。

他之前被刘瑾调到了南直隶,他本以为自己要待在那里养老了,没想到不过个把月的时间,朝廷下旨要他回京,而且据传旨的司礼监太监所言,他不仅会官复原职,而且皇已经任命他为东阁大学士,并且让他回京之后即刻入阁。

杨廷和在东宫任左春坊左允之时,朱厚照可是他的学生,所以此时杨廷和站在殿外,朱厚照起身相迎道:“杨师傅何时到的京城?来人,给杨师傅赐座。”

后面这句话自然是对身侧的小黄门说的。

杨廷和忙跪倒在地:“臣叩见皇。”

朱厚照则忙托起杨廷和道:“杨师傅不必拘泥于此,说起来,您是朕的老师,朕应该向你作揖行礼才对。”

“天地君亲师,君臣在前,师生在后,陛下乃万金之躯,臣不敢当”,见朱厚照不仅要向他赐座,更要向他行礼,杨廷和也忙扶住了朱厚照。

“朕当年读书之时,没少淘气,让杨师傅费心了。”

朱厚照这话当然不是白说的,这话说出来,正是为了拉近两人的距离,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,这大明可是一个大帝国,朱厚照自己一个人算是累死累活,也断难处理好每一件事情,所以他要做的自然是举重若轻,将一些“小事”交给臣下去处理,自己只需要把握好大明的发展方向即可。

但是这些“小事”处理不好,也容易引起大乱,所以朱厚照才尤为需要杨廷和、李东阳、刘健等这样的人才!

杨廷和闻言一时也是心感慨,他说道:“皇,臣听闻您亲自平定了贵州之事,这可不是一件小事,臣等俱不敢断言自己能皇做的好了。”

朱厚照哈哈一笑道:“这不过是朕的家事,何劳先生费心?”

这话一出口,杨廷和知道了朱厚照的意思,皇是不想再在此事多做谈论了。

“皇,臣初到京城,听闻皇整顿了京营,现在成国公也参与其了?”杨廷和转换话题道。

成国公之前任南直隶守备,因此杨廷和与成国公两人也算是熟识了。

朱厚照点头说道:“朕召先生回来,也与此事有关,这些京营士兵,由于此前管理不严,他们的战斗力朕也已经知晓一二,这些人吃饭可以,打仗不行,所以朕想请先生出一个良策,怎么训练这些士兵才好?”

杨廷和没有想到朱厚照会问他这个问题,不过他天资聪颖,又熟读百书,在南直隶无事可做之时,自然也温习了不少兵书,现在被朱厚照问及此事,他立即答道:“皇,京营多为宦官掌权,他们这些兵士,虽然惹不起这些宦官,但是心底里却是瞧不起他们这些人的,宦官的训练已经命令,他们听在脑袋里,却根本没有记在心,所以皇应当专门设立一个机构,以管理这些京营士兵。”

朱厚照点了点头,他也正有此意,此时他身侧的那些宦官虽然没有什么其它野心,但是他们也没有什么值得那些京营士兵称道的地方,在那些京营士兵们眼里,这些宦官不过是仗了皇的权势罢了。

而且朱厚照知晓这些太监可是会有私心的,到时候再来个王振,那大明可要断了半口气了。

“朕准备先选拔出一部分出类拔萃的士兵,令他们先行加紧时间集训,等到他们被训练好了之后,再由他们来训练京营士兵,这样既能减轻兵部的负担,也能削减朕身边近臣对京营士兵的影响,先生意下如何?”

兵部事物繁忙,刘大夏与许进两人又在兵部担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