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章 家丁(2 / 4)

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4307 字 2021-10-29

银两的问题由来已久,大家甚至都习惯了吃空饷。

可这带来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,一来兵不对数,兵册上有人,实际却无兵。再者就是士兵被克扣兵饷严重,战斗意志低下。

“说来这都是些老问题了,册上有兵,伍内无兵,纸上有饷,军内无饷。至今也没有一个人能解决!”张名振等几员将领,那都是军伍多年,对这些问题哪个不门清,甚至他们也不能免俗的这样干。

王之仁甚至直接给朱以海算了个帐,他到浙江上任总兵,发现前任总兵镇标营分左中右三营人马,名册上共三千六百五十四人,但总兵直接吃了四百七十个空饷,占了镇标兵额一成三。

然后总兵下面的参将、游击、守备、都司、千总等一级级军官,也是要吃饷的,一级级的吃下去,吃了七百多,所有军官们吃的空饷足有一千二百余,基本上就是吃了三分之一的空饷。

而这,几乎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潜规则,大家都如此。

而除了吃空饷冒领名粮外,向来还有所谓的公费名粮,这是用于营中公用的款项,比如军服、校场、公署等的修缮等,领饷及报销时的开支等等。

这笔公费名粮,按惯例是直接从士兵的饷钱中扣,王之仁前任总兵就是扣公费粮一百五十名,直接扣了一百五十个兵的饷粮做为公费粮。

做为总兵官,除了薪俸银外,也还有蔬菜烛炭银(生活津贴),心红纸张银(本是办公费用)等,不过总的来说,摆明面上的正式收入太低,就算加上这些补贴等,也没多少。

武将们手里有兵,自然要贪,既吃空饷,还要克扣摊派公费粮,甚至趁着混乱时局,还会带兵抢劫、摊派征粮等。

反正有兵就有权,有权就能弄到银子。

大明的军队烂,可以说饷这事就是大问题。

王之仁统领的浙江兵马,账上是两万五千,但实际上三分之一兵不到,真正能打的更少,也就几个营头。

其中装备最好训练最足的是家丁们。

崇祯还没上吊时,各地官军的就欠饷严重,弘光即位后,更是乱了套,反正现在王之仁仗着手里有兵,都是直接把该上缴的税粮,直接扣留部份下来,然后再直接在防区里摊派加征,或向地主士绅、商户们募捐。

没有一个合法正式的粮饷渠道。

都是军队自己想法弄钱,而他们手里有刀,能想的办法可就十分简单粗暴了。

至于怎么弄钱,弄到多少钱,这完全是烂账,甚至弄到很多钱,也大多都进了各级军官口袋,底下士兵依然拿不到多少。

就是一个恶性循环,最后兵成匪。

朱以海现在虽即位监国,可实际上也就是个草台班子,根本没有什么能力系统性的解决养兵军费。

不过他还是希望一步步走上正轨。

吃着咸鱼就红薯稀饭,他直接提出关于家丁这个问题来。

“旗手营制,一营分立前后左右四哨,每哨分设前后左右四队,每队分前后左右四什。兵饷分三等,上等兵月银三两、二等兵月银二两,三等兵月银一两,另每月支米一石。”

“各级军官俸银,则总兵官每年五百两,副将四百两,参将三百两,游击一年二百两,都司一百五十两,守备百两,千总五十两,把总三十两。”

王之仁听了却不以为意。

说起来容易,真要供军可就不简单了,就如他麾下总统领两万五千人马,就算平均二两一兵,一个月就要五万两饷银了,一年就是六十万两,还没算军官,以及军需耗费。

朱以海却继续道,“我也知道这些年大明的军队烂到根了,冒名冒粮等各种问题严重,所以从现在起,也不管以前兵册上多少兵,以后都实兵实册。”

一营兵给一营饷,想吃空饷不行。

但这又是军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