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1章 千官外放(3 / 3)

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5594 字 2022-07-30

这批官员去各地当同知,而那些员外主事翰林庶吉士等,朱以海则直接派他们到各地去当县丞,基本上也是第二个县丞,还是派出外驻的县丞。

甚至更低些的八九品官,这次更是要直接下放到地方直接做副乡长副镇长。

“不经州县,又如何能真正历练出来,将来又如何执掌部院,甚至入阁辅政呢?朕对这些年轻俊秀充满期望,不希望他们再在京师部院里消耗青春和斗志,让他们到地方上,真正负责一块具体事务,好好干,奋力干,撸起袖子加油干,干出一番真正的成绩来,也深入民间底层,充分了解民间疾苦,知晓实事民生,将来建言献策,甚至拟定政治的时候,也不至于空泛,脱离百姓。”

“朕此前对御营的将士们也是如此,军中基层优秀的战士送入军校培训,然后再提拔为士官。优秀的士子们从军,也会先在军校学习指挥、参谋,然后随营帮办军务,等累积经验后,再下放营哨,由副职做起,累积足够经验,再成为一级主官。

我们朝廷虽有科举取士,但也向有实习行走的惯例,但仅仅是在大衙门里行走几年,还是不够的,还得沉下去。

这次一千俊杰下放到府县,只是第一批,以后将成为定例。

今年马上要开的第二次会试常科,还有第二次恩科,录取的进士们,也都要先经过三年行走实习,考上庶吉士的也要在翰林院再学习三年,散馆后,仍要在部院行走实习的。

以后,没当过乡镇长县丞的,不能当知县。没当过知县的,不能授知府。没做过知府的,不能授布、按。

不历经布按,不得为巡抚总督。

没做过巡抚总督的,不得任尚书、学士。

就算是六科给事中和十三道御史,也必须得有过知县经历方可授任!”

皇帝这番话说出来,可就有几分非常惊人了。

这意味着以后就算两榜进士正途出身,甚至庶吉士,没在最底层当过乡镇长或县丞,那就知县也当不上,没做过知县,那科道言官也做不了?

甚至影响到将来成为督抚、尚书、大学士?

或者说,以后两榜进士,居然也得从乡镇长或是县丞干起了?